萨莉亚是什么?
萨莉亚是日本意式餐饮品牌。萨莉亚成立于1967年,由董事长正垣泰彦建立。萨莉亚餐厅的菜单种类非常丰富,以意大利式进餐方式为基础,同时加入了欧美餐桌上的传统食物,以及风靡海外的原材料,以丰富顾客的餐桌。不同时间来萨莉亚可以有不同的用餐方式,如午餐时间、下午茶时间、晚餐时间、夜宵时间。
萨莉亚为什么便宜?
虽然规模更大了,但是成立至今超过50年,萨莉亚提价的幅度一直都很小。1979年一份玛格丽特披萨卖380日元,如今卖400日元(折合人民币约22元),从购买力来看,甚至还降价了。
这么长时间,萨莉亚为什么能一直坚持低价路线?这样真能赚到钱吗?
在萨莉亚点上这么一桌菜,顶多也就几十块钱,事实上,萨莉亚不仅赚到了钱,发展的还相当不错。2022财年,萨莉亚预计其净利润将达到86亿日元,对比疫情前的2019财年,增加了超过36亿日元。
在中国,萨莉亚的利润率也在持续上涨。2010年,萨莉亚位于上海和广州的46家店铺利润率仅为3%,2019年财年上升至12%,大幅超过日本门店的利润率。
价格这么低,利润率还能持续增长,这离不开创始人正垣泰彦“精打细算”几十年,对成本控制的极致追求。
跟如今的很多连锁餐厅一样,萨莉亚采用的也是中央厨房模式,在这里食材通过预加工,作为半成品被统一派送到其他门店。
这个模式有诸多好处,首先是餐厅的后厨空间减少,节省了房租成本。一家萨莉亚餐厅的平均建筑面积约为230平米,小型店只需130平米,跟一家便利店差不多大。
跟必胜客这样的连锁西餐厅相比,萨莉亚门店面积实在算不上大标准化的制作流程也省去了人力成本,降低了做菜时间,几分钟就能上菜,翻台率也大大提升。有人计算过,在日本,一家萨莉亚门店大约三十个座位,平均每个客人的停留时间为15分钟左右。
中央厨房帮助萨莉亚成功实现连锁化,公司越做越大,正垣泰彦又把目光转向了供应链。自建农场种植蔬菜,打造生产和物流基地,在各地开设半成品加工厂[13],从上游到下游,凡是能够自己承包的环节萨莉亚都不放过,不留给中间商一点赚差价的机会。
当然,控制上游原料供应,萨莉亚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食物的味道。
比如多利亚焗饭里使用到的白沙司,来自萨莉亚在澳大利亚自建的乳制品工厂。正垣泰彦觉得,要想以300日元的价格提供给食客最浓郁的味道,相比日本,澳大利亚才是最好的选择。
这些控制成本的方法虽然有效,却算不上独特,不能完全构成萨莉亚的竞争优势。
“细节决定成败”,为了提升餐厅效率,降低成本,正垣泰彦把这句话刻进了DNA里,小到拖地、上菜、烹饪,就连挤沙拉酱,也能找出节省时间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