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竞酒店是网吧还是酒店?电竞酒店算网吧还是酒店?
电竞酒店是介于酒店和网吧之间相融合的更高层次的产物。电竞酒店究竟属于“特色酒店”还是“变相网吧”在法律上还没有明确规定。
作为一种新业态,电竞酒店因兼具上网和住宿的双重功能,当下备受年轻人青睐。问题也随之而来:电竞酒店到底是酒店,还是属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?由此也产生了行业标准、执法部门界定和归责等方面的诸多待解问题。
酒店和网吧属性存在重叠
数据显示,2021年全国电竞酒店达1.5万家。与之对应的是,仍处于野蛮生长期的电竞酒店,缺乏行业统一标准,进入行业壁垒较低。
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,目前关于电竞酒店的定性尚待厘清。如果将电竞酒店定义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,经营者必须办理《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》,并严禁未成年人进入;如果将电竞酒店定义为住宿场所,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规定,经营者在履行查验、报告等义务后,可以接纳未成年人入住,这就很难对其上网服务行为实施有效监管。
这就意味着,电竞酒店中酒店和网吧的重叠区域,存在着监管政策的真空地带。
监管应坚持“最有利于未成年人”原则
在“电竞+”催化下,电竞酒店的卖点也正是“电竞+上网”服务,其核心功能涵盖上网服务和住宿服务,理应接受相关监管。根据相关规定,如果房间电脑台数大于床位数(一或两台电脑除外),则电竞酒店需要办理《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》,参照网吧管理,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上网服务,也不能对住宿以外的人员开放。
电竞酒店未取得《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》,为未成年人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,未采取未成年人上网保护措施,可能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,导致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。涉及电竞酒店上网服务的监管问题,应当始终坚持‘最有利于未成年人’原则。即酒店旅馆虽是传统行业,但通过电竞实现了跨界,进而形成了新的业态。在鼓励这些多元经营模式和消费场景拓展的同时,也要及时预见和防范新业态带来的多重风险,有效消除电竞酒店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危害,这考验着相关部门的监管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