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很多人的小区楼下都有一家钱大妈,招牌是鲜红色的大字,还印着鲜明的“不卖隔夜肉”的Slogan。钱大妈会用什么样定价策略售卖生鲜?我们接下来一起研究。
第一,是钱大妈的定价策略。
我们先来看看钱大妈的每日特价菜单,这里截取了钱大妈的某日特价菜单中的一部分:
黄金肉条18.31元一斤
盐焗鸡27.28元一盒
青虾仁21.63元一盒
八公山翁千张5.81元一包
糯米鸡11.35元一包
克伦生无籽红提8.5元一斤
脆皮金桔5.9元一斤
高山小番茄6.8元一盒
泰国椰青7.2元一个
迁西板栗7.2元一斤
生姜11.4元一斤
我们可以发现,1、2、3、4在钱大妈产品的定价上的出现频率是很高的,经过多日的观察,我发现钱大妈全场生鲜定价是没有超过100元的,所以每款产品的价格都是十位或个位数,价格的形式是XX.XX、XX.X、X.XX、X.X。通过对多日的特价菜单进行对比,我发现5、6、7、8,9这些大于5的数字往往会集中在个位,而1、2、3,4这些小于5的字数往往会集中在十位和十分位、百分位。我又发现价格大于20块钱的生鲜往往会用XX.XX的形式定价,并且在十分位和百分位价格的设计上至少会有1个小于5的数字。到底是为什么呢?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对比看看:
新鲜山羊排折后59.22元一斤
新鲜山羊肉折后50.22元一斤
新鲜山羊腩折后53.82元一斤
我修改了百分位和十分位的数字来进行对比:
新鲜山羊排折后58.98元一斤
新鲜山羊肉折后49.97元一斤
新鲜山羊腩折后53.82元一斤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,修改前的价格明显的要比修改后的价格看起来更划算,尽管修改前的价格实际上比修改后更高。
在《定价管理》里有一个著名的实验,叫做邮购女装实验,实验人员对同一条裤子设置了三个不同的价格,分别为34块钱、39块钱和44块钱,并把这三条裤子同时寄给了数位实验者。结果是39块钱的裤子卖的数量最多,实验得出的结论是,以9结尾的定价可以让消费者觉得更划算,更能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。后来有很多实验也验证了这点,这是以9结尾的数字的定价魅力。
为什么修改价格之前羊肉的价格更高,但是却让人感觉更便宜呢?其实随着时间的推移,在很多领域里顾客已经逐渐习惯了以9结尾的定价。59.22、50.22,53.82这几个定价的数字比较乱,若直接以59元定价,往往会让顾客自动涨价一元看待定价,称之为60元一斤,较乱的定价混淆了顾客的视线,让他们不能第一反应就能得到羊排接近60一斤的结论。十分位和百分位用1234,能让顾客产生意犹未尽的便宜感,还让他们产生还蛮便宜的感觉,从而促进其产生购买行为,这就是1234这几个数字在现在这个时代的妙用。
再举个例子,同一个产品定价为21.03元和19.79元,虽然21.03更贵,但是它却让我们感觉更便宜。在实际情况下,同一时间内,消费者只能看到同一款产品的唯一一个价格。钱大妈善用1234来对十分位和百分位进行定价,让顾客感受到意犹未尽的便宜。
第二,钱大妈的促销策略,这其中分为两点。
首先,钱大妈每天都会在微信群里或者门店,用明显的信息和标志告诉消费者今天什么菜打折做特价了,并附有明显的价格暗示如“特价、秒杀、半价等等”。一般来说,标有“减价”标识的货品,可以提高消费者需求的50%以上。但是钱大妈每天打折的商品不会超过5种,除了成本的考虑外,还因为减价标记收益递减效应,当店内的减价商品超过总商品数量的25%,减价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就会大大下降。
其次,还有几个问题,为什么在钱大妈要买3根玉米有折扣?为什么钱大妈的沙糖桔要卖10块3斤?这里面蕴含了怎么样的促销思维?其实对于到底要买多少件产品,消费者不一定有明确的想法。买3根玉米有折扣,采用的是购买建议的策略,消费者很有可能会因为看到了这个标识而多买了几根;沙糖桔10块3斤,采用的是多件定价的策略,直接用这样的定价方法告诉消费者就买3斤。在这样的策略下,吸引消费者多买产品。
本文主要分析了钱大妈的三个营销策略。第一,善用数字123456789定价,将数字排列在不同的位置,让买家感受意犹未尽的便宜;第二,善用“减价”标识,吸引顾客的关注,同时也为门店引流,刺激消费者购买其他正价产品;第三,采用购买建议和多件定价的策略,引导消费者购买数量更多的产品。
钱大妈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