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市场
烘焙食品从无到有,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市场培育和发展过程,随着消费群体的扩大,其市场容量逐年增长。
一、从一二线到三四线
中国的烘焙食品从一、二线城市居民逐渐向三、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市场渗透,受西方文化影响,面包、蛋糕,饼干等烘焙食品逐渐成为我国居民的早餐主食。而从年龄层来看,烘焙食品的消费群体逐渐扩大,从小孩到老年人都有覆盖。
二、区域化明显
尽管烘焙行业迸发出了勃勃生机,巨大市场蛋糕吸引了众多的蚕食者,但目前仍多局限于区域市场,真正实现品牌化连锁的本土烘焙企业屈指可数。 比如,好利来和克里斯汀的年销售额虽然在20亿元左右,但好利来在南方市场缺失,克里斯汀则在北方也难寻踪迹。烘焙行业到目前为止,并没有出现在全国市场 占有绝对优势的领军品牌。
三、品牌杂乱
市场鱼龙混杂,充斥着众多小品牌。一个普通的县级城市甚至都有两三个牌子,一个地级市经一轮又一轮的洗牌,依然存在七八个品牌的现象,竞争是永久的,只不过,当今烘焙业经营模式粗放,成熟度不高。
四、低层次竞争
因为市场被众多中品牌瓜分,不同层次品牌在分割不同的市场。所以,品牌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产品竞争、渠道竞争、价格竞争等层面,真正靠品牌拉动销售的很少,致使烘焙市场还停留在一个初级、低层次竞争时代。此外,与烘焙业的繁荣景象相比,国内烘焙业的滞后营销模式制约了烘焙业向更高层面的发展。千篇一律的产品销售,雷同的营销模式,低层次的价格竞争,落后的技术……成为国内烘焙业发展的瓶颈。
五,同质化严重
当下国内烘焙产品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,产品同化到营销同质化,管理同质化到战略同质化,局部的差异化无法使企业走出同质化的怪圈。当下,国内烘焙业从经营到品牌化进程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众多。
发展趋势
未来食品发展应该是安全、卫生、营养、保健、回归自然,要适合人们对营养的追求。早在20世纪90年代营养界对人们就提出“三低一高”即低脂肪、低糖、低盐、高蛋白,这也是烘焙、糖果产品开发的趋势。美国食品消费有十大趋势,即讲究风味、方便、追求新鲜、非常注重健康食品、功能食品、多食果蔬,以吃为乐趣等。
欧洲主要国家与美国的趋势差不多,消费者更注意方便与健康。在烘焙食品中,面包、饼干、方便面等食品都成为人们的主餐食品,尤其是上班族的青年人,由于生活节奏加快,他们是主要的消费群体,因此安全、健康应放在首位。
营养价值
人类钟爱烘焙食品首先是它营养丰富,且不说多数烘焙食品,都适合添加各种富有营养的食物原料,仅就其主原料小麦粉而言,就有着其他谷物望尘莫及的营养优势。小麦粉所含蛋白质是大米的2~3倍,是玉米粉的2倍左右,尤其是其含钙量约为大米的4倍,玉米粉的8倍以上。VB1、VB2、尼克酸等含量小麦粉都是大米的3~4倍。此外,烘焙食品由于酵母菌的理化作用,富含蛋白质、氨基酸,易于吸收,并具有良好的口感和色泽。因此,在西方国家,烘焙食品的面包(bread)几乎就成了食物和粮食的代名词。
烘焙食品不仅营养丰富,更具有其他食品难以比拟的加工优势。小麦粉特有的面筋成分,使得烘焙食品不但可以加工成花样繁多、风格各异的许多形式,而且由于其面团的加工操作性、蒸烤胀发性、成品保藏性和食用方便性等特点,使它成为人类进人工业化时代以来,最有影响的工业化主食品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