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起源
干锅起源于四川省绵阳市和德阳市。在2000年开始由两地开始流行,并逐渐风靡全国。大锅中锅小锅,最特色的是干锅鸭掌入口即化,麻中有辣,在麻辣的同时又有一种独特的原料鲜味,还有干锅兔、干锅鸡、干锅鸡杂等,吃完之后加入上汤,再点一些涮菜,如毛肚、鹅肠、素菜、耗儿鱼等等以防不够吃,干锅在底料和干锅香辣油上最为讲究,每一锅都是经过独特秘方配制,然后经过特殊工艺炒制而成,干锅料最重要的就是新鲜。干锅轰动一时之后,成都等市开始效仿,随之演变出更多特色的干锅系列,万变不离其宗罢了,变的只是原料和原料处理方式,原料不同,成型的干锅散发出来的香气和味道也有所不同,城市的忙碌氛围与格调的融入使得干锅又萌生出了另一种格调,之后又有了干锅的改良技法和品种,于是麻辣香锅出现了。
属于川菜,最为著名的有干锅掌翅,掌翅经过腌制后用高压锅压制,成菜特点是“入口即化、香辣可口、越麻辣越想吃”,另一个就是干锅排骨,干锅排骨是采用先卤后制的方式烹饪,同样要用到秘制干锅底料和干锅老油,一菜一格,看似不同其实同出一则,代表有,干锅排骨、干锅兔、干锅香辣牛蛙、干锅鸡、干锅带鱼。干锅的前身是在经典川菜中结合了烧鸡公、毛血旺、火锅的特色与特点,再以川菜的独特烹饪技法加以改良而出的特色经典项目,吃干锅既迎合了舌根与舌尖对麻辣并重的依赖,又能在品尝完干锅以后享受火锅的乐趣,两者合一,经济实惠,使火锅更加具有主题性。
干锅特点
1、集中餐和传统火锅吃法于一体,制作干锅菜时,主料一般不码芡,成菜也不勾芡,并且成菜后汤汁较少、鲜、香味浓郁。干锅菜可根据不同的主料配以不同的辅料,起到口感互补的作用。不含动物油,保健作用明显;老油不回收,是真正的绿色餐饮;麻辣味适中,特别适应不同地区、不同饮食习惯的需求;
2、干锅口感香,是其首要特点;而且麻、辣、鲜、嫩、脆适中,汤色红亮,其味是由外至内的,炒制的时间短,急火翻炒中,加入的香料、酱料渗透食料中,对食料的营养成分***不大,美味及营养成分流失度最少。
3、干锅用料也很考究。火锅虽然用料丰富,但吃法却很单调,而干锅却能够把鲜板栗和鸡块混在一起,或把田螺和鸡炖在一起。因为先要把原料炒熟,所以配菜的范围大了许多,吃来也不会串味。
4、干锅菜的味型一般有香辣味、孜然味、酸辣味、泡椒味、麻辣味、鱼香味等。干锅菜可根据不同的主料配以不同的辅料,起到口感互补的作用。
